东博会“AI热”构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范式 焦点速递
时间:2025-09-19 15:04:33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料图片)

正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下称东博会)首次设立规模达1万平方米的人工智能展区。华为、阿里云、奇安信、科大讯飞、老挝ALO集团等中外科技企业同台“竞技”,集中展示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科技成果。

展馆内,农业AI系统实时生成农作物生长优化方案,工业检测平台精准识别产品瑕疵,多语言学习平台提供沉浸式互动体验……现场俨然成为AI技术应用的“演武场”。一台能够流畅使用中文、英文及越南语进行医疗问答的服务机器人引来观众围观拍照,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展位前排起体验长队。

已是第二次参展的老挝AI企业代表带来AI教育管理系统,可借助人工智能优化教育体系、提升教学效率,期待与中国企业在AI教育领域深化合作,开发更适配东南亚多语言环境的教育解决方案。

泰国参展商则对中国企业展示的人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引入中国的“城市大脑”技术,结合本地数据,打造更符合区域实际的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本届东博会推出的“AI会展智能体”可支持8种东盟语言,提供智能客服、导览、会议安排等17类服务。马来西亚参展商表示,它就像一位助手,能快速找到意向供应商展位,大幅提高观展效率。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雷小华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推动中国—东盟合作从传统商品贸易向技术协作、数据共享与创新应用转型升级。中国在算法、算力及产业链方面优势显著,东盟则拥有丰富的数字人口红利与应用场景,双方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

展会现场,老挝企业展示的本土语言AI模型已在当地投入使用,助力民众跨越数字鸿沟;泰国公司推出的泰语AI引擎可实现政策、新闻与知识的快速检索;中国企业则通过语音识别与实时翻译技术,打破语言壁垒,促进沟通无障碍。

广西大学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助理兰伟指出,中国与东盟的AI合作已超越单纯技术交流与项目落地,正在构建一种面向未来的新型区域合作范式。

展会期间,多家中国AI企业与东盟伙伴达成合作,内容覆盖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

标签:

最新
  • 东博会“AI热”构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范式 焦点速递

    正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下称东博会)首次设立规

  • 今日热议:科技在文物“防保研管用”领域大显身手

    10日,在国新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文

  • 美网:辛纳晋级男单16强 热消息

      8月30日,辛纳在比赛后向球迷致意。  当日,

  • 税收数据显示:中国“两新”政策实施一年多来成效明显 当前聚焦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15日公布的税收数据显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

  •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正式启幕,续写绿色美妆创新篇章-每日热讯

     近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绿色化妆品创新创意大赛(简称NCGC-3

  • 出口订单爆了!它,价格“狂飙”!

    盛夏时节,柠檬水、柠檬茶广受青睐。近期黄柠檬出现价格持续上涨的

  • 前5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逾两成

    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今年前5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达2276 7亿元(

  • 税收数据显示:“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

    记者日前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最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5月份经济保

  • (经济观察)食博会国际展区“飘香” 外商看好中国市场

    猫屎咖啡、椰果布丁、伏特加……在中国食品名城河南漯河举办的第二

  • 特朗普重申:“我没开玩笑”!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坚定地重申,他关于加拿大应加入美国成第5

  • 首批人形机器人技术国标立项

    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标准化建设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

  • 超500亿件!快递折射中国经济动能

     4月15日,国家邮政局公布2025年一季度邮政行业运行情况,一季

  • 丽江旅居涵盖七大业态 2024年吸引旅居游客逾14万人次

    目前,云南省丽江市的旅居产业已涵盖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

  • 花开津沽点亮“春日经济”

    春意正浓,百花齐放。不久前,在天津红桥桃花堤,一场与桃花的约会

  • 《乌云之上》定档 孙俪罗晋携手演绎“警察初心”

    现实主义悬疑刑侦剧《乌云之上》今日宣布正式定档4月3日。该剧讲述

  • “水香宁河 向新直行” 宁河区亮相《300秒看家乡》

     近日,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走进《300秒看家乡》节目,带

  • 旅游
    • 多支“国字号”队伍开启高原冬训

    • “还未享受到就开始涨了”,部分城市房贷利率涨至3%以上

    • “三创新三提升”做好产业工人培育工作

    • 银川:“夜经济”激发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