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县域GDP开启“3000亿+”时代 余杭3355亿蝉联“第一区”
时间:2025-01-23 16:14:05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记者 王逸飞)1月22日晚,“浙江经济第一区”杭州市余杭区官宣去年经济成绩单。2024年,其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55.67亿元、增长6.0%,继续稳居全省首位。同时这一数字也是浙江县域GDP的“新高度”。

杭州余杭区城区。谭琴 供图

浙江县域经济新台阶

浙江是县域经济大省,该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的主平台——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就位于余杭。该区由2021年杭州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裂变而来,即原余杭区分为现余杭和临平两区。

从2024年经济运行情况看,余杭交出的成绩单,既是纵向层面对自身的超越,在横向层面也是全省范围内的新高。

在2020年,彼时的余杭曾以3051.61亿元达成“浙江首个GDP超3000亿区(县、市)”成就。而随着去年的成绩出炉,余杭经济总量正式超越分区前的原余杭区水平。

从全省层面看,浙江虽县域经济发达,但与全国头部梯队对比,该省各区(县、市)在经济体量上尚有差距。如深圳的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GDP在2023年均迈过5000亿元大关;在江苏,昆山GDP已连续三年突破5000亿元,江阴去年GDP预计突破5000亿元,成为继昆山后全国第二个GDP破5000亿元的县级市。而此前的浙江“十强”均处在“2000亿+”梯队。

去年,除余杭正式将浙江县域GDP带入“3000亿+”时代并创下新高外,此前居浙江榜眼之位的宁波鄞州区,也在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当地去年GDP预计超3000亿元。

杭州余杭区夜景。谭琴 供图

增长实现较高“含金量”

聚焦余杭去年的表现,其6%的增速高于杭州市(4.7%)、浙江省(5.5%)和全国(5%)水平。量增的同时,其成绩单也凸显出较高“含金量”。

财政收入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余杭去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3.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9.3亿元,均持续保持浙江省第一,也是浙江唯一的财政收入超800亿元的区(县、市)。

从产业维度看,去年当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2%,总量居浙江省第一。其中,作为“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余杭去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预计超2000亿元,成为浙江首个实现“2”字头成绩的区(县、市)。

再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看,去年,当地有效投资再破千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网络零售额达3309.18亿元,总量持续居杭州第一;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537.3亿元,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1.2%、19.8%、43.6%。

此外,“新设市场经营主体5.86万家、总量突破30万家,增量和总量均列杭州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1,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等成绩,也成为当地发展活力与均衡性的体现。

余杭一家企业的“未来工厂”内。余杭区融媒体中心 供图

留下多重发展看点

近期,余杭已围绕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定下主要预期目标,其中GDP增长目标为5.8%以上。“十四五”收官之年乃至此后更长一段时间,“浙江经济第一区”的发展也有多重看点值得关注。

其一是如何在总量增长上持续向领先梯队靠拢。

从余杭党政代表团先后赴深圳南山区、上海和苏州考察学习,到组织干部前往深圳培训,再到前往广州、深圳招商引资……过去两年,余杭“对标先进”“跳出浙江看余杭”的态度愈加明显。接下来,其如何将自身优势与“他山之石”做好结合,通过“做大蛋糕”夯实共同富裕和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值得聚焦。

其二是如何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创新引领”。

“创新”是余杭的名片。2022年,该区曾经历GDP增速1%的低谷,此后两年迅速回归中高速增长轨道,靠的正是科技创新。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列为重点任务的背景下,余杭今年明确将推动科技创新再提升、数字经济再攀高、数实融合再深化、未来产业再争先。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其答卷之于浙江县域经济而言也具有示范意义。

其三是如何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持续先行示范。

前述提及的余杭城乡收入比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是当地接续推进高均衡性发展的体现。今年,余杭将着眼高质量发展走好共同富裕路,着力缩小“三大差距”,持续推进“美好教育工程”“舒心就医工程”等,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当下,浙江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列为核心任务,而志在展现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头雁风采的余杭,在接下来的探索中有望带来更多惊喜。(完)

标签:

最新
  • 浙江县域GDP开启“3000亿+”时代 余杭3355亿蝉联“第一区”

    中新网杭州1月22日电(记者 王逸飞)1月22日晚,浙江经济第一区杭州

  • 数字赋能养老产业 老年照料高技能人才待“抢滩”

    中新网12月21日电(记者 张尼)数字赋能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已

  • 个股高开低走的现象是什么?股票分红的作用是什么?

    个股高开低走的现象是什么?在股票市场中,个股高开低走是一种较为常

  • 贸促会报告:全球供应链发展环境总体较稳健

    中新社北京11月26日电 (记者 李晓喻)第二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

  • 长篇小说《补心》:以医者之笔,绘生命之歌

    中新网北京11月24日电 (记者 高凯)我希望能用文学叙事为读者打开

  • AI赋能智享生活 在2024年进博会人工智能专区遇见未来

    人形机器人表演舞蹈,该机器人拥有类似真人的柔软皮肤。中国网记者

  • 中国财长:能够保障今年全国财政收支实现平衡

    中国财政部部长蓝佛安8日在北京强调,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资源,能够

  • 五城联动,精品消费月来了!

    上海吃喝玩乐购有精品有特色11月3日,2024中国国际精品消费月暨上海

  • 《中国的西北角》勘注增补本出版

    在中国第25个记者节来临前夕,中国杰出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经典作品

  • 塞尔维亚选手丹尼洛维奇夺得广网女单冠军

    中新网广州10月28日电 (记者 王坚)经过为期8天、64场精彩对决,20

  • 唐河法院:成功调解买卖合同纠纷案

    真是太感谢法官了,等我手头宽裕点,一定提前把钱还上。手里攥着调解协

  • 演员胡歌、陈龙为之发声 第十届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启动 天天精选

    中新网上海10月19日电 (记者 郑莹莹)我向大家倡议,从我做起,节

  • 中外巨星齐聚琴台音乐节 50余场视听盛宴即将来袭-全球快报

    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第十三届琴台音

  • 借鉴欧洲“他山之石” 上海数据交易所牵头启用行业数据空间-每日关注

    中新网上海9月12日电 (记者 郑莹莹)借鉴欧洲的数据空间建设经验,

  • 世界热头条丨中新健康丨多发于青壮年,可进展为肾衰竭!专家:别忽视这些症状

    中新网9月3日电(记者 张尼)免疫球蛋白A(IgA)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多

  • 北京技能人才水平评价覆盖130万名职工和382个职业

    北京长安汽车公司涂装车间机修班长、34岁的陈雪峰,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考

  • 旅游
    • 广东湛江警方打掉一个境内外勾结“跑分”洗钱团伙

    • 城中村改造要考虑外来人口居住权 别让外漂的年轻人“住”不起

    • 甘肃八部门携手激活民营经济“一池春水”|实时

    • 焦点速读:遇见福建:福善堂,福建最早元代木构建筑